跳远冠军王嘉男:8.36 米绝地反击,中国田径队首夺世锦赛金牌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李菁
北京时间2022年7月17日上午,在中国俄勒冈州尤金市举行的2022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决赛中,王嘉男以最后一跳8米36完成“绝地反击”,为中国田径队夺得首枚金牌。这也是中国男运动员首次在世锦赛上夺得跳远金牌,也是中国田径历史上第一位男子田径世界冠军。
王嘉男。(资料图) 安远 摄
王嘉男觉得自己这一代运动员是幸运的,这是中国田径多年来科学探索和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结果,他的成绩也在为下一代运动员铺路。“这是一枚能为未来的跳远运动员和小运动员树立信心的金牌。”王嘉男说,“未来的孩子会以更乐观、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训练和比赛。”
随着刘翔、苏炳添、王嘉男等运动员的涌现,亚洲人日益跻身世界顶尖田径运动员行列,中国田径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
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2秒91的成绩夺冠,打破奥运会纪录并追平世界纪录。这是中国男子运动员在奥运会田径比赛中获得的首枚金牌。 毛建军 摄
“即使你跳跃时头往后仰,你仍然可以赢得奖牌。”
跳远决赛当天,起跑线旁悬挂着金、银、铜三枚奖牌,吸引着在尤金夏日阳光下奋力拼搏的年轻人。“我看了好几遍”,王嘉男回忆道,“但我告诉自己:别看,别看……别看!”
最后一跳之前,王嘉男8米03的成绩仅排第五。大屏幕上,第三名的成绩是8米15。“不是很高田径世锦赛男子跳远,但我觉得可以试试,哪怕是头往后仰跳,也能争取奖牌。”王嘉男的自信不是空穴来风,他的最好成绩是8米47,2016年,他首次参加里约奥运会时,资格赛第一跳的成绩是8米24。
他觉得自己这次心态特别好,东京奥运会的失利让他彻底放下了一切包袱,轻松的心态帮助他在最后一跳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跳起来的那一刻,他隐约觉得这一跳“得手了”。这一跳转身就夺冠,成为中国田径史上的辉煌篇章。
王嘉男在里约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中。(多重曝光)杜洋 摄
赛后,他每次看自己最后一跳的视频,都会和教练兰迪一起回顾——整个助跑、跳跃衔接得很好,发挥到了应有的水平,但在空中技术和落地的瞬间,还有进步的空间。
出发前往尤金参加世锦赛前,王嘉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张日历:“我加入国家队已经3078天了,距离2016年奥运会跳远决赛已经2058天了,距离第一次半月板手术已经1928天了,距离第二次半月板手术已经1565天了……”他记录下了自己运动生涯的每一个转折点。今年,是王嘉男从十项全能转投跳远整整十年。
王嘉男1996年8月出生于辽宁沈阳,从小就爱运动的他,与同龄人相比“跑得很快,跳得很远”。进入体校后,王嘉男对各类项目都感兴趣,在单项项目上找不到突破口,便练起了十项全能:100米、400米、1500米、110米栏、跳远、跳高、撑杆跳、铅球、铁饼、标枪,什么都练。这正是很多高水平田径强国在培养青少年人才时常常选择的模式——打好全面训练基础后,再根据运动员自身条件确定发展方向。
21世纪初,国家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提出:“经济投入、个体受教育水平、科技干预和管理方法是取得成效的前提。”学习田径强国合理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是科学训练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由于身体条件优秀,运动天赋出众,王嘉男2010年被引进徐州田径队,随后入选江苏省体工队。2012年,王嘉男参加全国男子室内十项全能比赛,不到16岁的他,就取得了7063分的成绩,排名第二,跳远成绩也达到了7米80,已经是国家级高手水平。他在省队的教练赵磊对他说:“别练全能了,练跳远吧。”
事实证明田径世锦赛男子跳远,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几个月后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刚满16岁的王嘉男以8米04的成绩夺得跳远冠军,这也是他职业生涯首次突破8米大关。此后,他把重点放在跳远项目上,向10年后的金牌迈进。
“出去,进来”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刘昱晃突破8米大关以来,中国男子跳远一直在寻求突破。为突破瓶颈,中国田径管理中心开始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在北京奥运会前提出“科学训练出成绩”,奥运会后则启动“走出去、请进来”战略,通过聘请高水平外籍教练、建立国外训练基地等方式,在先进的训练理念下,将中国运动员推向世界一流水平。
得益于此,2013年,中国田径队聘请兰迪·亨廷顿担任跳远队外籍教练。这位美国传奇教练曾执教过三级跳远传奇威利·班克斯和跳远世界纪录保持者迈克·鲍威尔。那一年,王嘉男入选了兰迪组建的跳远国家队,成为兰迪的首批弟子之一。
兰迪最初被国人熟知,是因为苏炳添在26岁至31岁之间展现出的惊人潜力,兰迪提升了起跳、地面推蹬和发力等动作,帮助“苏神”在32岁的“高龄”下,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了9秒83的亚洲纪录。
2021年8月1日,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打破亚洲纪录。 富田 摄
从助跑、空中技巧到起跳,王嘉男的每一个技术动作都经过兰迪的精心塑造。“每次跳跃之间,他都会向我强调助跑的准确性和节奏感。”王嘉男说。
兰迪对每一位运动员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结合不同体重条件下的身高、身长、腿长、爆发力数据,制定不同的技术方案。然后记录每个人的助跑速度、起跳角度、步幅、步频,由他的科研团队计算并强化薄弱环节。兰迪的团队里不仅有医技师、体能教练、营养师和科研人员,还有生物力学专家。兰迪说:“中国跳远运动员低速爆发力好(偏向力量),高速爆发力差(偏向速度),所以我更强调速度。先把速度练出来,再把技术适应新的速度。”
兰迪也习惯通过鼓励的方式给予队友信心。王嘉男记得兰迪总是夸他,说他的能力没有问题。在这次世锦赛出发前,兰迪对他说:“这是我的家,也是你的家,在我们家没人能打败你。”这句话,在面对来自欧美的强大对手时,成为王嘉男的定心丸。
兰迪出任国家跳远队主帅后,中国男子跳远队开始发力,王嘉男也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李金哲、高兴龙、王嘉男三名中国男子跳远队选手同时出现在决赛中。这在世锦赛历史上,只有“刘易斯时代”的美国田径队做到过。最终,王嘉男获得铜牌,这也是亚洲田径史上首枚世锦赛跳远奖牌。当时,业内人士预测,中国跳远最好的时代已经到来。
王嘉男在2015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比赛中获得铜牌。 盛嘉鹏摄
王嘉男后来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各项国际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0年,他以8米36的赛季最好成绩位居世界第一。直到东京奥运会,王嘉男都保持着稳定的表现,大家都对他的奥运成绩充满期待。王嘉男说:“如果那段时间你问我东京奥运会的目标,我肯定会说,我要冲着奖牌去,甚至是冲着金牌去。”
“英雄”重回巅峰
东京奥运会男子跳远资格赛,王嘉男最高跳出了7米81,未能晋级决赛。
业内人士表示,跳远项目偶然性较强,对失误的容忍度较低,在其他竞技项目中能够激发运动员斗志的竞技精神,在跳远项目中未必能起到加分作用。
夺牌欲望过于强烈,这成为王嘉男的心理负担,影响了训练。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自己当时有些急躁,在一些问题上没有和兰迪教练沟通好,导致产生了分歧。
东京奥运会的失败,让王嘉男调整了心态。他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不管教练说什么,都要听,哪怕兰迪说“1+1=3”。他把东京奥运会的比赛器材带在身边,提醒自己要吸取教训。
今年冬训期间,兰迪积极配合王嘉男给他制定的所有训练计划、训练方向以及技术调整,与兰迪的默契配合以及助跑起跳衔接细节的完善为他的成功跳跃奠定了基础。
在从外籍教练那里获得更先进理念和执教技巧的同时,中国田径队也在更基础的制度层面做出改变。2019年,中国田径协会将原有的三个训练部拆分为八个,提升训练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教练员实行年薪制田径世锦赛男子跳远,形成内外籍教练良性竞争的格局。
无论是苏炳添的“高龄”突破,还是王嘉男的逆袭夺金,都是中国田径在探索中不断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缩影。王嘉男还不到26岁,当人们把目光转向两年后的巴黎奥运会时,他坦言,此刻不如专心做好每一次训练。
王嘉男参加多哈世界田径锦标赛。 杨波 摄
至于那些更遥远的目标,他选择不提、不去想。不过,王嘉男讲起了一个儿时的梦想——当一名英雄。小时候,他就想,如果当不了运动员,就当一名消防员,这样就能帮助人、救人。如今,他一步步走出低谷、重回巅峰,似乎诠释了另一种英雄主义。(完)
赛事直播
录像回放
体育资讯